2024年,我校继续秉承凝心聚力、砥砺奋进的精神,深入推进科研项目管理、平台团队建设及成果培育等多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情况通报如下:
一、科研项目
(一)项目申报
截至目前,学校已推荐申报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206项(自然科学类项目115项、人文社科类项目91项)。其中,第三季度推荐申报62项(自然科学类项目22项、人文社科类项目40项)。包括:重庆市科技局科技传播与普及项目8项、重庆市科技局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重点专项项目2项、重庆市科技局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乡村振兴重点专项项目1项、重庆市林业局科技兴林科学研究项目1项、万州区科技局博士“直通车”科研项目9项、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发展联合基金(万州区)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思政专项)1项、第三批立德树人特色研究5项、重庆市工会领域研究课题2项、重庆市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7项、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5项。
各院部科研项目申报情况见图1。
图1 2024年各院(部)纵向科研项目申报情况(1-9月)
(二)科研立项
学校今年已获纵向科研项目立项128项(自然科学类项目69项、人文社科类项目59项),获纵向资助经费165.6万元,学校配套433万元。其中,第三季度获立项73项(自然科学类67项、人文社科类6项),包括重庆市教委科学研究项目46项、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19项、重庆市科技局科技传播与普及项目2项、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4项、重庆市招生研究课题2项。2024年全校承接各类横向科研项目24项,获资助经费500余万元。
二、科研平台
截至目前,发规处组织学校教师申报万州区2024年区级技术创新中心2项,分别是“万州区健康大数据技术创新中心”和“重庆市传统中药制剂研发与转化技术创新中心”。本年度,学校组织开展2024年度校级研究中心(所)申报工作,8个校级研究中心(所)获批立项资助。
三、科技成果
截至今年10月,全校教职工发表高质量研究论文43篇,其中SCI论文32篇、CSCD论文6篇、中文核心论文5篇。全校教职工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3项,并获得4项授权。学校2篇学术论文(《灵芝多糖肽通过抑制NF-κB和MAPK信号通路来缓解大鼠风湿性关节炎》、《sDNA可通过诱导PTI防御反应增强采后桃果实真菌抗性水平》)获评万州区科协“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推荐申报2023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2项,重庆市科协“川渝优秀学术论文1篇”,重庆市科协、重庆市妇女联合会第二十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1项。学校三位教师成功获评2024年重庆市巴渝学者荣誉称号。

图2 2024年各院(部)发表高质量论文情况(1-9月)
四、四技服务
截至目前,全校教师完成“四技”服务备案79项,其中马克思主义学院29项、公共基础部15项、护理学院14项、药学院9项。
五、学术/调研活动
截至目前,全校组织举办“中国中药协会灵芝专业委员会2024年会暨灵芝药食同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等各级各类学术活动80余场,其中博士论坛11场、青年博士学术沙龙1场。学校组织召开院内制剂备案工作推进会、灵芝及古红橘研究专题研讨会等专项科研例会6次。学校组织专家赴江津西部食谷、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等各企业、院校开展产学研交流、专题调研活动7次。在各院部积极配合下,组织学校博士开展“百师进院入企科技行系列活动”,赴企业或医院完成调研交流49次。

图3 2024年各院(部)开展学术活动情况(1-9月)
六、战略合作
为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特色,进一步强化双方战略上的共同点和良好的互补性,截至目前,学校已同山东中医药大学、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等7个院校或企业建立科研合作关系。
七、科普工作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通知,新增我校等39家单位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药学院《三峡医专中药科技馆科普基地示范建设》、基础医学部《生命奥秘探索:创新研学实验项目设计开发与应用》获重庆市科技局“科技传播与普及项目”立项。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行者论健-以健走为载体的新型健康传播APP》荣获2024年度川渝网络科普品牌、重庆市十大“网络科普品牌”称号。药学院《世间草木皆有故事》获评为重庆市科技局优秀科普作品。学校组织开展或参加“弘扬中医药文化,培植中医药情结”中医药科普体验活动等科普相关活动78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