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被称作是城乡二元体系发展下形成的“制度性孤儿”,他们与父母相见的机会甚少,对他们而言,父母就是一个飘忽的影子,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希望,他们就是“留守儿童”。
这些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缺乏家庭温暖,没有父母照料,生活习惯、心理健康都存在较多的问题。为了让留守儿童得到更多关爱,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我校生命科学馆组织了人体解剖学和心理学专业教师、口腔科专业医生以及学生科普志愿者分别于11月1日、8日、15日、22日奔赴万州周边农村4所小学,为同学们带去了丰富别致的科普大餐和心灵美食。
关爱留守儿童 爱牙护齿进校园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照料,很多留守儿童缺乏口腔健康知识,有的甚至有不同程度的口腔疾病,再加上沟通原因,导致这些患有口腔疾病的孩子们无法得到及时治疗。给这些特殊的孩子们讲解口腔健康知识、做口腔健康检查,能够唤起孩子们对牙齿健康的关注度,让他们更注重平时的口腔健康,也有利于预防其他疾病,使他们终生受益。
抵达学校后,“健身健心·你我同行”为主题的科普讲座就正式拉开帷幕,讲座均在学校的多媒体教教室开展,4所学校共计600余名五六年级学生兴致勃勃的参加了讲座。在《爱护牙齿》讲座现场,解秋菊老师利用模型做示范、有奖答题互动等形式引起了小学生对口腔保健的关注,认识到自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口腔和牙齿所带来的威胁,以及正确的解决办法,增强了他们的爱牙护牙意识。
开展讲座的同时,口腔检查义诊活动也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我们邀请到三峡医专附属医院口腔科专业医生一同前往,为留守儿童带去更专业的检查和指导,并建立口腔健康档案。一、二、三年级的同学有序的排队进行检查。通过本次检查,发现85%的小朋友口腔有龋坏,其中50%的龋坏为中龋甚至深龋及牙髓炎根尖周炎,阻萌、残根现象也普遍存在。我们了解到,小朋友们普遍爱吃零食(尤其是甜食),几乎所有小朋友没有意识到每天刷牙的重要性,并且他们的刷牙方式也存在问题。石主任和科普志愿者们通过现场讲解手把手地教会孩子们如何正确刷牙,让他们从小养成爱牙护齿的好习惯。石主任说,通过这次活动,不仅让我们了解到山村留守儿童的口腔卫生状况,也让我们体会到做好口腔卫生宣教的重要性,更希望通过此类活动能够引起人们的关注与重视!
心系留守儿童 引导健康用眼 儿童是近视的高发群体,如果不注意正确用眼,近视就很容易找上门。为了对留守儿童的用眼行为进行适当的良性干预,我们还开展了主题为《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的第二阶段科普讲座。解秋菊老师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和大量的图片告诉孩子们近视形成的原因和正确的用眼方式,引起了同学们对合理用眼的关注,增强了他们的爱眼护眼意识。并教导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应注意用眼时间和用眼姿势的调节,合理的进行眼睛部肌肉锻炼,避免不良用眼。
情系留守儿童 用爱呵护心灵 科普讲座第三阶段主题为《控制自己的情绪》,侯良绢老师利用大量视频引导孩子们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学会释放负面情绪、学会自我宣泄,改变自身心态、正确面对现实,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确立目标,鼓励他们勤奋学习、立志成才。
通过这些公益项目,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生活上的亲情关爱、安全保护、心理健康等多种关爱服务,并取得了积极成效。从身体和心理关爱留守儿童,是我校生命科学馆践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医疗服务理念,是以人为本、关心下一代的重要体现。在此,我们呼吁全社会一起关爱留守儿童,共同维护他们的身心健康,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奉献一份力量。
图为解秋菊老师在新田中心小学开展《爱护口腔》讲座现场
图为熊家中心小学同学们驻足观看展板
图为在新田中心小学讲座现场与小学生互动
图为柱山小学食堂开展口腔义诊活动
图为侯良绢老师在甘宁中心小学开展《控制自己的情绪》讲座现场
图为熊家中心小学校医和科普(义诊)活动集体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