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9月10日下午,学校在学术中心演播大厅举行了简朴而隆重的第31个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对一年来在教书育人、教学教研和服务保障工作中成绩突出的优秀团队和个人予以表彰。
会上,荣获重庆市“名师奖”称号的孙萍老师,学校教学优秀团队代表、青年教师谢仲德,畅谈执教生涯感悟、人生价值追求;学生代表魏翱腾代表全校学生向老师们表达诚挚谢意、致以衷心祝福。
现将他们的发言与全校师生分享。
重庆市“名师奖”称号获得者
――孙萍老师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
下午好!我从三尺讲台站在今天的领奖台,“幸运、感激、难忘.....”千丝万缕难以言表。面对殊荣,倍感惭愧。我深知这个荣誉属于大家。一路走来,是您们的倾心教导,给了我智慧,成就了我当人民教师的梦想;是您们的无私帮助与默默支持,给了我前行的动力,鼓励并鞭策着我走到今天。
作为一名教师有机会获奖,高兴与激动之时,我想用三个词来表达我的心情。
第一个词是“感恩”。感恩学校给予我成长与发展的平台。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医专人,83年从原万州卫校毕业留校,在临床与教育教学岗位上默默无闻走过32年,见证了学校从中职到高等专科学校,并建成市级示范院校,成为三峡库区基层医药卫生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智力支撑。我深知一粒种子,只有深深地根植于沃土,才能生机无限;一名员工,只有置身在积极向上、拼搏创业的集体,才能蓬勃向上!我自豪在人生的韶华之年,在三峡医专这片沃土上,成长为一名教授,今天又获得重庆市“名师”奖,没有学校这张名片和这个平台,就没有我的今天。
第二个词是“感谢”。感谢党组织和领导多年来对我的培养、教育;感谢老师和同志们对我的厚爱与包容,是您们给予我智慧、知识和力量;也感谢我的学生,是你们那一双双期待的目光坚定了我的选择,并不断修正自己、充实自己,请接受我真诚的谢意,谢谢您们!
第三个词是“行动”。“名师”于我是一份沉甸甸的荣誉,但更是鼓励和鞭策。我深知自己与荣誉差距甚远,离领导和同事们的期望也很远。唯有把这份感恩与感谢化作行动,甘为人梯,用爱心、耐心、责任心铸就学生成才之梦,以孜之不倦的追求带好我的研究团队,勤奋敬业,激情逐梦,继续执着、坚定地将自己的全部智慧与力量奉献给三尺讲台,努力做到更好!
最后,祝老师们节日快乐,身体健康,阖家幸福。谢谢!
2015年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药传统技能赛项教师指导团队代表
――谢仲德老师
尊敬的领导、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丹桂飘香、秋风送爽。首先感谢组织对我的信任,感谢老师们给予我机会,让我代表我校2015年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药传统技能赛项教师指导团队发言,我感到万分荣幸。
老师们,同学们!今年我和我的团队指导的中药专业学生徐依和张力强在教育部组织的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中药传统技能大赛中分别获得一、二等奖的好成绩,实现了我校国赛成绩历史性突破。我们团队感到无比的高兴、激动,药学系全系师生也感到无比的自豪。
一份收获、一份耕耘。此次荣誉的获得得益于老师们的辛勤劳动、刻苦钻研和通力合作。自比赛消息发布至正式开赛的四个月期间,多少个清晨,马羚老师带领选手跑步,边跑边提问;多少个中午,陈久明老师忘了吃饭;多少个课外,我坚持指导学生反复练习;多少个晚上,易东阳主任和沈力处长与团队教师共同研讨规则,分析问题,商讨对策。团队的其他教师,为了选手的训练辛勤地奉献。至今还记得,走出实训室,师生们花着脸相互微笑鼓励。
“宝剑锋从磨砺出”。我清晰的记得马羚老师为了一个药材的真伪品的特征仔细琢磨,认真推敲,不搞清楚决不放弃;陈久明老师为了调剂的精度一百次、一千次不厌其烦的反复称量;我为了让学生控制好饮片的火候和质量标准,反复操作,一次比一次符合要求。没有周末、没有白天、没有黑夜,四个月过去了,老师习惯了,学生们也越练越熟练了。
领导的关心和支持给予了我们百倍的信心和勇气,我们虽在夜以继日的训练中深感疲惫,也遇到过很多困难、迷惑,但领导的关怀是我们的兴奋剂和拼搏的动力。中药专业带头人、教务处处长沈力教授二赴连云港了解比赛信息并率队参加比赛;学校领导多次参与研究赛事训练方案,亲临训练现场指导和鼓励师生。同学们纷纷表示,领导们的关怀赛过了无数次的心理辅导。
功夫不负有心人!五年磨一剑!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帮助下,在团队和选手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实现了我校国赛一等奖零的突破,不负学校领导的关怀和厚望。但是,我们也深知,成绩只能属于过去,这也是我们做教师应尽的职责和本分,更是对我们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的考核和检验。借此机会我也汇报一下我们团队在此次大赛中的心得与体会:
(1)团队精神是致胜之宝。在讲求协同创新今天,更需要团队协作精神,学校未来的发展,离不开全校职工的共同努力。
(2)唯有刻苦、努力,不知疲惫的学习、反复操作才是正道,绝无投机取巧之路。
(3)老师过硬的本领是取得优异成绩的根本保证,学生的灵气、聪慧、勤奋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