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下午,2021年“中医新型师承卓越班”研讨会议在学术中心205会议室举行,学校党委副书记冉隆平,教务处、学生处、校企合作部、中医学院等部门负责人,及2019级、2020级“中医新型师承卓越班”全体学员和指导教师通过线下或线上方式参加了会议。
中医学院党总支书记王家陟宣读了学校建立“中医新型师承导师库”的文件,希望指导老师精心培养、悉心带教,着力培养中医卓越人才。中医学院院长苏绪林介绍了近五年开展“中医新型师承卓越班”的组班方式、培养模式、培养成效、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总结了中医专业群深化“文化引领、课证融通、师承培优”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成果。
获评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的2016级师承班学生蓝巧,2017级学生代表陈国梁,2019级学生代表黎娅、2020级学生代表杜佳宏作为学生代表作了发言,他们感谢学校和导师的培养,分享了学习方法,认识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重要性,立志在中医之路上昂首阔步,坚定前行。
全国基层名老中医杨德全教授和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余宗洋主治医师作为临床指导教师代表作了交流发言。他们以自身经历教导师承班学生要“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勤于跟诊,紧抓传承,并指出了学生在实践中的不足,希望同学们重视背方剂、加强临床实践、增加师承学习时间、强化医患沟通能力,将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结合起来,在最美的年华实现人生的价值。
校企合作部处长李魁华肯定了中医学院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成绩,希望进一步探索中医基地班师承制培养,并结合远程、5G、库等要素深化改革。
学校党委副书记冉隆平作了会议总结。他认为学校中医新型师承制培养十分必要,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需要及时总结,加以改进。他对学生提出了殷切希望:一是要明确加入师承班的初心和使命,夯实基础,提升素质,立志做名医,传承和发扬好中医;二是主动学习,多向老师请教,多读书、读好书,定目标、做计划,讲实效,更加努力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三是尊师重教,增进师生情谊,成为“讲信义、懂礼貌、爱学习、勤实践”的好学生。他要求中医学院进一步优化培养方案,完善考评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打造“叫得响、立得住、推得开”的中医师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