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
当前位置: yl6776永利集团 >> 新闻通知 >> 校园新闻 >> 正文
我校学生蒋坤受邀参加中国教育电视台《读懂中国》栏目录制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3-03-17   来源:护理学院

《读懂中国》活动是教育部关工委联合中国教育电视台,在全国高校关工委开展的思政教育品牌活动,2022年以“共话百年奋斗,争做时代新人”为主题在全国高校开展我校护理学院蒋坤同学的征文《敢将天堑变通途 记当代愚公毛相林》在全市高校征文中脱颖而出成为重庆市唯一一篇荣获最佳征文奖的篇目,并由教育部关工委和中国教育电视台联合组织的《读懂中国》专题展播。

近期,蒋坤同学与指导老师蔡红桃赴京参加《读懂中国》栏目录制。录制过程中,蒋坤讲述了巫山县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毛相林带领村民鏖战7年,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达8公里的天路,又历时15年探索培育出“三色”经济,在山坡上种下向往美好的第一棵苗,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带领乡亲们发展乡村旅游,蹚出一条致富路的感人故事。毛相林“愚公移山”般的决心和毅力、“敢想敢干”的勇气、“不信天、不认命”的信念和“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的干劲深深感染着现场的观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护理学院将以此活动为契机,扎实开展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通过聆听、记述、传播、学习奋斗者的辉煌事迹和人生感悟,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教育激励广大青年大学生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贡献青春力量。

 

 

现将原文转发如下:

天堑变通途 记当代愚公毛相

群山连绵,绝壁横立。重庆市巫山县深处的下庄村四面峭壁,宛如一个难以冲破的铁屋,将下庄人紧紧锁在里面。可就是有这样一个不信天、不认命的人,带领村民们在绝壁上打响了抗争命运的第一炮,山坡上种下了向往美好的第一棵苗鏖战7年凿出了一条长达8公里的“天路”,又历时15年探索培育出“三色”经济,发展乡村旅游,蹚出了一条致富路,他,就是当代愚公毛相林。

绝壁横天堑 崖山人斗天。1997年,时任村党支部书记毛相林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修一条通往山外的路,他深知没有路就没有出路。尽管艰难,他却深信,“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我们这辈人修不出路来,下辈人接着修,抠也要抠出一条路来!”

修路的艰险,远超想象。将近90度的峭壁,让人望而却步。下庄人却没有屈服。没有炮眼系绳挖,没有挖机双手凿,渴了喝山泉,累了睡山洞,以天为被,以地为床,他们用最原始的方法对抗贫穷,开凿希望。

七载一条路 天堑变通途。苦战七年,毛相林他们凭借双手,不惧艰辛、百折不挠,硬是“凿”了条路出来。2004年4月12日,一条与外界相通的“致富路”嵌在了大山之中。

通车那一天,村民们自发成队在这条路欢呼雀跃。“我们今天修通了这条路,我们没有辜负英勇献身的兄弟们”的声音在山谷里回荡,泪水在全村人眼眶里打转,仿佛要将七年的艰辛在此刻全部倾诉出来。

路开天地宽 致富开新篇。这条8公里的狭长小道,是下庄人的脱贫之道。以毛相林为代表的下庄人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初心不改,继续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奔跑着。

他请专家实地考察,带干部们四处取经,最后确定发展柑橘等特色产业。经过艰难努力,2015年,下庄村在所在县率先实现全村脱贫,村民的脸上都洋溢起幸福的笑容。这让我们看到了“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的干劲,“不等待,不观望,让我来”的精神和“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信念。

前浪波涛涌 吾辈当自强。毛相林说:“下庄人就是有着不信天,不认命的精神,我们一定能用自己的双手改变生活,创造幸福人生”。一句句掷地有声的话,昭示着他并不会止步于此,而是向着更为美满的方向继续前进。

诚叹前辈造诣风华,吾等后辈亦当如此。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我们要向毛相林学习,学习他不甘落后、志拔穷根的不懈毅力,学习他不畏艰险,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斗争根脉。他们的精神,会一直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奋力书写更加绚烂的青春华章!




 

上一篇:市属高校纪检监察区域协作第五协作组2023年第一次会议在我校召开
下一篇:在万高职院校座谈会在我校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