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9日,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刘训红在我校二教学术报告厅开展了“中药发展论坛”讲座。参加此次讲座的有药学系主任易东阳以及药学系2015级200余名同学。
刘教授此次讲座的题目为“中药鉴定与品质评价研究进展”。内容围绕中药品质现状、中药鉴定研究动向、中药研究思路与方法三方面展开。
首先,刘教授提到中药材品质的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在品种方面出现亲缘品种、代用品、混伪品;质量方面出现遗传(种质资源)即种质退化,遗传变异多基源品种;环境(生态因子)即野生与栽培,道地与非道地,环境污染,环境胁迫;人文即加工炮制不规范,贮藏出现霉变走油等问题;化学成分提取后染色,无机盐加重。
其后,刘教授指出中药鉴定研究动向要以优质地道的药材为衡量标准、药效指标和临床疗效为导向、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进行质量监控。
最后,刘教授强调关于中药研究思路与方法要从有效性和安全性两方面着手。在有效性方面要明确有效成分的确定方法、质量标准、有效性的生物学评价、有效成分定量方法的建立;安全性方面必须知道毒性成分分析(内源性和外源性毒性成分)、和安全评价技术(代谢组学评价和经典安全性评价)。
刘教授总结中说到归根结底都是围绕有效和安全,只有解决了有效性和安全性才真正的解决了重要的质量问题。
此次刘教授中药鉴定与品质评价专业报告的内容非常丰富,例举了大量的实例让同学们更加清楚明白。

刘训红教授认真讲解

师生认真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