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提高中药学专业群学生的药用植物识别能力,实地了解和学习天然中药的植物学特征和生长环境,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及教学计划安排,6月3日至6月10日,药学院党总支书记董江峡和副院长蔡兴东带队,易思荣研究员、张建海教授等8名专业教师全程指导,组织2022级中药学和中药生产与加工7个班共432人,分2批次前后赴铁峰山森林公园开展药用植物学野外见习。
见习中,指导老师白天带领学生沿山路行走,熟悉当地环境,对沿途药材进行现场讲解,通过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等鉴定方法引导学生们进行药用植物识别;晚上回到驻地后,教授学生如何压制中药材标本并烘干。野外见习这几天,大家见到了日常不曾轻易见识过的风景,几乎每一株植株都是一味中药,常春藤、紫花地丁、菝葜……漫山遍野,从采集、鉴别、讲解,从生长环境、所具药效、采收季节,在老师们耐心细致地指引下,学生们尽情地挖掘着这条药用植物“宝库”之路。这趟户外实践课真正走进了每个人的心里,大家深入了解了中药的采集、鉴别、处理与贮存方法,在增强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中药标本的认知、理解和分析能力。
药用植物学野外见习是中药学专业群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药学院的传统特色教学活动,已累计开展数十次,本次是历年来组织规模最大的。此次见习,全体师生不畏风雨与酷暑,累计徒步达100余公里,日均行走4万多步,认识了200余种本地常见药用植物,并顺利完成见习考核,最终圆满完成了野外见习任务。见习巩固拓展了学生的药用植物学学科知识,锻炼了学生的坚强意志和坚韧品格;充实了药用植物标本馆藏,并初步设计出了铁峰山药用植物图鉴;培养了药用植物学青年教师团队,助力传统中医药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