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医专办〔2016〕1号
yl6776永利集团
关于印发《2016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处(室)、系(部)、院(所):
《yl6776永利集团2016年工作要点》已于2016年1月5日校长办公会研究通过,现印发你们。请各部门创新工作思路,积极开展工作。2016年部门考核将严格对照本工作要点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1.yl6776永利集团2016年工作要点
2. 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分工
yl6776永利集团
2016年1月11日
附件1
yl6776永利集团
2016年工作要点
2016年,是学校“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和学校教学质量年。全年工作的总体思路和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以新区建设、附属医院建设为抓手,按照本科院校建设标准加强基本办学条件建设,深入推进后示范教学质量工程,切实加强“三风”建设,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办学水平,为加快建成高水平高职高专院校而努力奋斗。
2016年学校的重点和主要工作是:
1 . 全面深化从严治党。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狠抓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修订学校“三重一大”制度并严格执行。审定并发布学校章程。制定并落实好“三张清单”。
2 . 调整优化内设机构。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优化内设机构设置,调整优化部门职能,明晰部门职责任务;制定部门定编、定岗、定员方案并完成人员调整,形成精简高效的管理队伍。
3 . 完成干部换届工作。科学设计,稳步推进,顺利完成中层干部换届;根据上级安排,顺利完成党代会换届。
4 . 加快办学条件建设。完成新区征地和与相邻单位用地交换后红线划定与新区总平规划调整;完成新区部分校舍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完成新区围墙建设,启动拆迁安置房和道路管网建设;启动新图书大楼主体工程、学生活动中心建设。按时完成2015年前已建成校舍竣工验收。
5 . 加快推进附院建设。加大对附属医院工作的指导力度。加快推进新大楼建设,2016年初完成一期主体工程并启动二期工程建设,年底基本完成一期工程二装和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医院人才引进任务,与重医各医院开展实质性合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皮肤等传统优势学科建设,加强新业务尤其是外科业务的开拓,培育新的增长点。统筹规划大楼建设、事业发展和职工福利,保持业务工作大体平稳,全年完成门诊25万人次,住院0.9万人次,业务收入1.18亿元,加强临床用药监管,进一步降低业务收入中药品比例。组建库区卫生院联盟,加强和改进附属医院宣传工作。优化和改进附属医院教学工作。
6 . 狠抓教学内涵建设。全面实施后示范教学质量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计划。完成慕课平台建设。多管齐下,深化“三风”建设,制定并实施《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办法》,优化教风;以整治“低头族”活动和实施早晚自习为抓手,促进学风转变;高质量通过市教委“三风”巡视。对接执业准入要求,重点完成临床、口腔、中医、针灸、骨伤、护理、助产等7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其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修订并在2016级实施。严格考试管理,启动教考分离试点,在医学类专业试点开展毕业综合考试改革。支持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加快“众创空间”建设,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
7 . 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完善校、系两级质量监控与评价组织机构,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和质量评价标准体系,以学生入校到毕业全过程各环节为主线完善质量监控管理制度与评价标准。
8 . 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创新体制机制,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将部分临近区县医院划转为学校直管附属医院。加强校外实习的组织和管理,推行校系两级实习管理、指导和监控,提升毕业生实习质量。组织理事会年会,深化理事会建设。
9 . 大力提升科研水平。建立科研管理信息化系统,优化科研绩效考核方案并试点实施,加强重庆市抗肿瘤天然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公共科研平台建设;加大科研项目培育力度,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有新突破;组织发表高影响因子(2分以上)的学术论文3篇以上;争取国家专利授权10项以上,积极推进专利转化。将学校学报办成公开出版刊物,国家级教学成果培育实现突破。
10 . 深化“智慧校园”建设。科学编制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方案,全面建成学校应用系统手机客户端(APP)和校园一卡通并投入使用。结合标准化考场要求,启动“信息化教室”建设。
11 . 统筹推进招生改革。稳步推进单独招生改革。合理调控招生规模,科学规划生源类别、层次和结构,优化生源质量。新生报到3900人,报到率保持在87%以上。压缩成人专科办学规模至2000人以下,适度扩大成人本科教育规模。积极开展医学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试点。
12 . 加强和改进学生工作。以学风建设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学生工作。创新就业指导和服务方式,以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为主推进就业工作。规范学生奖勤助贷、学籍管理、专业转换等常规管理,加强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开展毕业生就业追踪调查,完成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编制和发布。加强团学组织建设,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共青团思想引领、素质拓展、成长服务职能。组织好“挑战杯”大赛,引导学生创新创业。启动校友会筹备。
13 . 创新人事人才工作。完善教职工岗位考核评价体系和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实施“夯基计划”、“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力争完成全年人才引进任务。深入实施教授和教授团队工程,选派4-6名优秀中青年教师参加国内访问学者等高水平研修项目,选派15名业务骨干教师参加进修和短期培训项目。
14 . 扎实做好安稳工作。进一步完善校园安全防控体系,建立健全学校突发应急预案体系,坚持安稳工作联席会制度;加强校内消防、交通管理及校园周边综合治理;加大敏感时期和重要节点的信息收集力度,强化信息分析研判,开展经常性隐患排查整改,消除不安全不稳定因素。改进离退休管理和服务,加强老同志思想引导,确保无人信奉和参加邪教。强化过程管理,确保食品安全。
15 .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成教代会换届和学术委员会换届。加强内控制度建设,调整学校预算管理。规范资产管理,盘活校内资产。优化招标采购,服务事业发展。试点实施系部、管理部门、教师、职员工作绩效考核改革。
附件2
yl6776永利集团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分工
序号 |
任务内容 |
牵头部门 |
协助部门 |
1-1A[1] |
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狠抓干部队伍作风建设 |
党办 |
纪监审处 |
1-2B |
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 |
党办、纪监审处 |
|
1-3B |
修订学校“三重一大”制度并严格执行 |
党办、校办 |
|
1-4A |
审定并发布学校章程 |
校办 |
|
1-5B |
制定并落实好“三张清单” |
党办、校办、人事处、纪监审处 |
|
2-1A |
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优化内设机构设置,调整优化部门职能,明晰部门职责任务 |
人事处 |
|
2-2B |
制定部门定编、定岗、定员方案并完成人员调整,形成精简高效的管理队伍 |
人事处 |
|
3-1A |
科学设计,稳步推进,顺利完成中层干部换届;根据上级安排,顺利完成党代会换届 |
党办 |
|
4-1A |
完成新区征地和与相邻单位用地交换后红线划定与新区总平规划调整 |
基建后勤处 |
|
4-2A |
完成新区部分校舍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完成新区围墙建设,启动拆迁安置房和道路管网建设 |
基建后勤处 |
国资处、纪监审处 |
4-3A |
启动新图书大楼主体工程、学生活动中心建设 |
基建后勤处 |
纪监审处 |
4-4B |
按时完成2015年前已建成校舍竣工验收 |
基建后勤处 |
纪监审处 |
5-1B |
加大对附属医院工作的指导力度 |
党办、校办、人事、财务、国资 |
|
5-2A |
加快推进新大楼建设,2016年初完成一期主体工程并启动二期工程建设,年底基本完成一期工程二装和设备安装调试 |
附属医院 |
|
5-3B |
成医院人才引进任务,与重医各医院开展实质性合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附属医院 |
|
5-4B |
加强皮肤等传统优势学科建设,加强新业务尤其是外科业务的开拓,培育新的增长点 |
附属医院 |
|
5-5A |
统筹规划大楼建设、事业发展和职工福利,保持业务工作大体平稳,全年完成门诊25万人次,住院0.9万人次,业务收入1.18亿元,加强临床用药监管,进一步降低业务收入中药品比例 |
附属医院 |
|
5-6B |
组建库区卫生院联盟,加强和改进附属医院宣传工作 |
附属医院 |
职业培训部 |
5-7B |
优化和改进附属医院教学工作 |
附属医院 |
|
6-1A |
全面实施后示范教学质量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计划 |
教务处 |
财务处、各系部 |
6-2B |
完成慕课平台建设 |
科技处 |
国资处、纪监审处 |
6-3B |
多管齐下,深化“三风”建设,制定并实施《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办法》,优化教风;以整治“低头族”活动和实施早晚自习为抓手,促进学风转变;高质量通过市教委“三风”巡视 |
教务处、学生处、党办、校办 |
各系部 |
6-4B |
对接执业准入要求,重点完成临床、口腔、中医、针灸、骨伤、护理、助产等7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其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修订并在2016级实施 |
教务处 |
临床、中医、护理系 |
6-5B |
严格考试管理,启动教考分离试点,在医学类专业试点开展毕业综合考试改革 |
教务处、实习处 |
学生处、保卫处、各系部 |
6-6A |
支持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加快“众创空间”建设,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 |
教务处,科技处,学生处、团委 |
各系部 |
7-1B |
完善校、系两级质量监控与评价组织机构,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和质量评价标准体系,以学生入校到毕业全过程各环节为主线完善质量监控管理制度与评价标准 |
教务处 |
高教研究所、学生处、各系部 |
8-1A |
创新体制机制,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将部分临近区县医院划转为学校直管附属医院 |
实习处、人事处 |
|
8-2B |
加强校外实习的组织和管理,推行校系两级实习管理、指导和监控,提升毕业生实习质量 |
实习处、各系 |
|
8-3B |
组织理事会年会,深化理事会建设 |
实习处、高教所、校办 |
|
9-1A |
建立科研管理信息化系统,优化科研绩效考核方案并试点实施 |
科技处 |
|
9-2B |
加强重庆市抗肿瘤天然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公共科研平台建设 |
科技处 |
|
9-3B |
加大科研项目培育力度,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有新突破 |
科技处 |
|
9-4B |
组织发表高影响因子(2分以上)的学术论文3篇以上 |
科技处、高教所 |
|
9-5A |
争取国家专利授权10项以上,积极推进专利转化 |
科技处 |
|
9-6B |
将学校学报办成公开出版刊物 |
高教所 |
|
9-7B |
国家级教学成果培育实现突破 |
高教所 |
|
10-1B |
科学编制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方案,全面建成学校应用系统手机客户端(APP)和校园一卡通并投入使用 |
科技处 |
财务处、国资处、纪检审处 |
10-2B |
结合标准化考场要求,启动“信息化教室”建设 |
教务处、科技处 |
国资处、纪检审处 |
11-1A |
稳步推进单独招生改革 |
招生处 |
各系部 |
11-2A |
合理调控招生规模,科学规划生源类别、层次和结构,优化生源质量。新生报到3900人,报到率保持在87%以上 |
招生处 |
各系部 |
11-3B |
压缩成人专科办学规模至2000人以下,适度扩大成人本科教育规模 |
职业培训部、招生处 |
|
11-4A |
积极开展医学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试点 |
教务处 |
招生处、相关系部 |
12-1A |
以学风建设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学生工作。创新就业指导和服务方式,以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为主推进就业工作 |
学生处 |
相关系部 |
12-2A |
规范学生奖勤助贷、学籍管理、专业转换等常规管理,加强学生公寓文化建设 |
学生处 |
招生处、相关系部 |
12-3B |
开展毕业生就业追踪调查,完成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编制和发布 |
学生处 |
各系部 |
12-4B |
加强团学组织建设,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共青团思想引领、素质拓展、成长服务职能 |
团委 |
各系部总支 |
12-5B |
组织好“挑战杯”大赛,引导学生创新创业 |
团委 |
各系部总支 |
12-6B |
启动校友会筹备 |
学生处、办公室 |
各系部 |
13-1A |
完善教职工岗位考核评价体系和绩效工资分配办法 |
人事处 |
财务处 |
13-2B |
实施“夯基计划”、“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力争完成全年人才引进任务 |
人事处 |
各系部 |
13-3B |
深入实施教授和教授团队工程,选派4-6名优秀中青年教师参加国内访问学者等高水平研修项目,选派15名业务骨干教师参加进修和短期培训项目 |
人事处 |
教务处、科技处 |
14-1B |
进一步完善校园安全防控体系,建立健全学校突发应急预案体系,坚持安稳工作联席会制度 |
保卫处 |
|
14-2B |
加强校内消防、交通管理及校园周边综合治理 |
保卫处 |
|
14-3A |
加大敏感时期和重要节点的信息收集力度,强化信息分析研判,开展经常性隐患排查整改,消除不安全不稳定因素 |
保卫处、学生处 |
各系部 |
14-4A |
改进离退休管理和服务,加强老同志思想引导,确保无人信奉和参加邪教 |
离退休处 |
|
14-5B |
强化过程管理,确保食品安全 |
保卫处、基建后勤处 |
|
15-1B |
完成教代会换届 |
工会 |
|
15-2B |
完成学术委员会换届 |
高教所 |
|
15-3B |
加强内控制度建设,调整学校预算管理 |
财务处 |
|
15-4B |
规范资产管理,盘活校内资产 |
国资处 |
财务处 |
15-5B |
优化招标采购,服务事业发展 |
国资处 |
|
15-6B |
试点实施系部、管理部门、教师、职员工作绩效考核改革 |
教务处、校办、人事处、科技处 |
|
[1] 1-1表示工作和项目的编号。A、B为工作重要程度标志,A为重点,B为次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