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道地药材开发利用学术论坛”在我校成功举行。学校党委书记曹毅、万州区科技局局长韩毅、万州区科协主席雷必学、重庆药学会副秘书长方伟出席开幕式,北京大学杨宝学教授、清华大学王钊教授、温州医科大学刘丕旭教授、大连医科大学孙慧君教授、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印明柱教授等知名专家及来自中国、美国、乌兹别克斯坦的100余学者参加。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李小山主持开幕式。
本次学术论坛由重庆药学会、重庆市药理学会、万州区科技局和万州区科协联合主办,万州区博士联盟协办,学校三峡库区道地药材开发利用重庆市重点实验室承办,论坛重点围绕道地药材资源开发、精深加工技术创新以及道地药材药理学领域的前沿进展和交叉学科等进行交流探讨,旨在推动道地药材的开发利用,提升我市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水平。
开幕式上,曹毅对莅临学校的领导、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对学校科技创新工作给予支持的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万州区科技局局长韩毅高度肯定学校近年来取得的科研成绩,并指出学校要立足库区道地药材资源优势,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推动三峡库区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重庆药学会副秘书长方伟对学校承办本次会议表示感谢。他强调,道地药材是我国中医药发展的基础,必须完善药材质量标准、规范药材流通、保障药品安全,加强基础和应用研究,积极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开幕式后,进行了精彩的主论坛和大会青年分论坛活动,北京大学杨宝学、清华大学王钊、温州医科大学刘丕旭、乌兹别克斯坦Mamasaidov、大连医科大学孙慧君、刘谟震、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印明柱、范晓红、诺和诺德公司范丽、重庆三峡学院赵峰、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仪丹、西南大学王锋12名校外专家和学校张永慧、李国利、易思荣、潘连红、梁姣、刘跃辉、黄小环以及附属人民医院刘桂元博士,分别就道地药材资源、精深加工技术、质量评价、药理作用研究、产业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专家指出,道地药材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药效和临床价值。然而,由于种植技术、加工方法、质量控制等方面的问题,道地药材的开发利用还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要推动道地药材的开发利用,必须加强科研创新,提升种植技术和加工工艺,建立严格的质量标准,提高产品附加值。
“道地药材开发利用学术论坛”涵盖了药理学、中药学等多个领域,内容充实丰富。本次论坛圆满召开,搭建了道地药材的交流平台,对促进道地药材产业发展和中医药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党委书记曹毅致欢迎辞

万州区科技局局长韩毅致辞

重庆药学会副秘书长方伟致辞

杨宝学教授作主题报告

王钊教授作主题报告

Mamasaidov教授作主题报告

学校副校长李小山主持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