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启动了第二次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专项——全国兰科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与监测。项目的主要目标为通过调查掌握全国野生兰科植物的资源本底,包括个体特征、数量、分布、种群特征、生境状况等,建立全国野生兰科植物资源本底数据库,为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基因库的保存和目的物种的有效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后期将依据调查结果继续开展监测工作。
项目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委托中科院植物所组建专家团队,根据所在区域专家团队的具体情况进行任务协调和分配,并首先启动了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和广东五省市(区)的调查工作。我校药学院易思荣研究员受托负责四川省东部五市(广安、遂宁、南充、达州、巴中)的调查工作。
本项工作自任务分配、项目申报开始就受到了学校和学院的高度重视,专门抽调精干技术力量组建了野外调查队,由于时间紧、任务重,项目经费尚未到位前野外调查工作就已经开始开展。
野外调查工作十分艰苦,同时面临各种困难。如山区道路随时可能面临悬崖绝壁、坡陡无路、滑坡泥石流等,还随时受到山蚂蝗、毒虫、毒蛇等的威胁,项目组经过精心准备和安排,克服各种困难,使各项工作得以稳步推进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截止目前野外调查工作累计开展了5次累计参加人员达到近300人天,已经累计完成调查样线90余条样方500余个,调查到兰科植物近50种,其中发现川东地区新分布兰科植物10余种,大大增补了四川东部野生兰科植物的区系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