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
当前位置: yl6776永利集团 >> 新闻通知 >> 校园新闻 >> 正文
培养乡村医学人才  服务乡村振兴计划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8-04-04   来源:党委办公室

2018322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以“三下乡:常在乡 常惠乡”为题,报道了我校2017级中医4班学生余丝雨作为“村医定向培养生”利用寒假返回陕西汉中市镇巴县大深沟村里的卫生室实习,回馈家乡,服务百姓的“常在乡、常惠乡”的典型案例,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引起积极反响。近年来,我校一直坚持“统筹城乡,服务基层”的办学定位,将医学类专业学生培养面向广大基层和乡村,着力解决基层医疗卫生人才“下不去、留不住”的问题,服务健康扶贫事业和乡村振兴计划的实施。

一是思想文化引导。学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学则恒心,医则仁心”的校训、“立足三峡、辐射西部、统筹城乡、服务基层”的办学定位相结合,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中,用“扎根基层,服务百姓”理念影响广大医学生的就业择业观念。学校将社会实践活动、三下乡、青马工程与医学生实习实训结合起来,每学期要求医学专业学生深入乡村开展“惠乡”见习实习调研,激发学生扎根基层的内生动力。

二是医教协同育人。学校加强与医院、企业合作,创建医教协同“五同”育人模式,提升医学生专业素质。医教协同建专业,围绕区域人才数量、层次、结构等需求,共同制定“专业规划、人才培养方案”;医教协同建课程,校院双方共同开发课程标准,建立课程教学资源库,主编国家职业教育“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教材;医教协同建基地,共同构建起三峡库区医药卫生人才实践教学基地,实现“共建共享”;医教协同建队伍,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和行业协会合作平台,实现医教“人才互聘、双向流动”的良好局面。医教协同推教改,"教、学、做、考"一体,实施“五化”培养。

三是政策制度保障。学校通过与区县建立定向培养,与企业开展订单培养的方式,培养培育“下得去、用得上”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学校与武隆县开展“县管乡用”乡村医生定向培养计划,与巫溪县人民政府建立“校地战略合作”定向培养基层卫生人才,为福建省、陕西省培养“村医定向生”,既从政策渠道保障到基层就业,又从经济渠道对定向生提供实实在在的帮扶。近十年来,学校每年有75%的毕业生通过“三支一扶”定向培养、基层公招等方式到基层和乡村就业,并在基层用人单位树立了我校学子“下得去、留得住、有本事、干得好”的良好口碑,为培养乡村和基层卫生人才事业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上一篇:我校喜获新加坡卫生部提供的护理专业专科奖学金名额
下一篇:学校校长陈地龙到附属医院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