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寒假的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和全国其他高校一样学校也面对着无法正常开学的难题,与此同时,学校还肩负万州区一线抗疫的使命,如何统筹医疗和教学两大资源,完成抗疫和教学两大任务是摆在三峡医专人面前的巨大挑战。为充分保障学生在延期开学时期的线上学习,学校实施八大举措。
一是顶层设计、精心部署。学校制定《2019-2020-2学期延期开学期间线上教学工作方案》,成立线上教学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统筹推进线上教学工作。
二是未雨绸缪,自建资源。学校早在十三五建设规划之初,制定出台了《百优课程计划》,年均投入经费200万元,持续推进信息化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与使用。学校现有2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门市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6门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另有145门课程在线开放运行,自建在线题库180门课程、30余万试题。这些自建资源为线上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充分的资源贮备。
三是因势利导,加强培训。线上教学看似疫情防控非常时期的无奈之举,实则是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深化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契机。学校联系雨课堂平台,从1月30日开始组织全校教师参加在线教学技术应用培训,制定《在线教学教师操作指南》,组织在线教学实操答疑,因势利导,帮助教师掌握线上教学应用技术,提升信息化素养,顺应时代发展趋势。
四是多管齐下,充分应对。因非常时期网络拥堵问题突出,学校充分调研,分类制定线上教学实施方案,教师可结合教学目标选择直播教学,也可利用在线教学资源开展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线上推题、答疑辅导为辅的线上教学。为确保教学顺利实施,学校制定《线上教学应急预案》、《线上教学十问十答》,指导教师准备在线开放课程资源、语音课件、教学视频、PPT、习题、文档等多种教学资料,熟练掌握雨课堂平台、重庆市高校在线课程平台、职教云平台、QQ群等多种授课渠道,确保网络平台出现故障时,可以快速切换教学路径,保障教学顺利进行。
五是多方联动,保障质量。学校制定《线上教学质量检测与评价暂行规定》,质管办牵头形成校、院二级质量监控体系,实现从教学日历、教学设计到教学实施各环节的全程质量把关,学校领导、中层干部、督导老师、班级辅导员以“旁听生”形式进入线上课程提供支持服务,网络平台对线上教学相关数据进行抽提分析,确保线上线下教学质量实质等效。
六是迎难而上,不辱使命。学校作为医学类高校,专业人员既是教师,也是临床医师、护士,在疫情面前责无旁贷承担起一线抗疫的社会责任。学校附属医院启用了发热门诊,完成了隔离病房改建工作,组建了309人的一线医护人员队伍投入战斗;学校学生宿舍征用作为发热症状患者集中收治点,12名泌尿外科医护人员和26名护理教师火速请愿组建两批次的防控阻击队。学校面对疫情防控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安排,统筹课程组师资,确保抗疫、教学齐驱并进。
七是学为中心,人文关怀。学校教师充分发挥在线教学的师生互动优势,关注学生学习体验,精心开展教学设计,灵活组织教学活动,收获学生对在线教学方式的认可与喜爱。同时,学校学生处牵头组织辅导员摸排了解学生在线学习情况,指导学生在特殊时期注意安全,并做好学习、生活的科学安排,也通过任课教师在线推题,特别辅导,开学后线下教学强化等方式弥补线上学习的不足。
八是线下结合,学以致用。教师在开展在线教学同时,“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结合抗疫开展课程思政,临床教师以一线抗疫的实际行动现身说法,教会学生什么是医护人员的职责和担当。同学们在做好自我防护同时,结合所学专业,帮助身边亲友、邻居提高疾病防控意识,参与到当地社区、医疗机构等志愿者疫情防控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加深了专业认知和感受,强化了学习实效。
